使用者的关注,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进入一个为产品质量‘把脉’的行业,帮助国内的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更好参与竞争,这似乎是一个既有发展前途,又会对社会经济起推动作用的服务行业,而这个行业在国外市场化运作非常成熟的行业。这就是检测行业。” 2003年12月23日,万峰和郭冰二度携手创设了华测检测。发起人还包括了郭勇、陈砚、陈骞、陈洪梅、聂鹏翔(笔者2005服务于Intertek ETL Semko时,此君还在。Intertek ETL Semko 是全球有名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等17 名自然人。其中部分是万峰MBA学习期间的同学。 此时34岁的万峰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在深圳也有广泛人脉,在企业创设初期赢得了一些客户。但同多数创业者一样,公司一度面临资金瓶颈。万峰介绍,该公司获得了政府的企业无偿贷款的优惠政策,加上银行贷款屡遇难关。在企业壮大的过程中,万峰及其父亲万里鹏的身家也不断高涨。通过5次增资扩股以及股份改造,华测检测最初的50万元注册资本已经发展成上市前的6077万元。 观察华测检测的招股说明书,华测检测的一项财务指标会令许多行业的投资者都感到羡慕。该公司2006年至2008年的平均算术毛利率高达75.6%,尤其在2006年,毛利率高达81.85%,研究机构预测今年的毛利率也在60%之上。 参加华测检测路演的东方证券研究员袁琤称,华测检测的所在行业既是一个非常老的行业,也是个非常新兴的行业。说其古老是因为从古至今,所有的产品制造都需要进行检测,而说其新兴则是因为2003年之后,检测行业才向民营资本开放。时至今日不过6年时间。 袁琤说,这是个边际效应递增的行业。在采购了一批检测设备之后,接下去投入的固定成本就很少了,而做一笔检测,收取一笔检测费用。比如一家企业出口许多批次,而每个批次都需要检测,那么其毛利率会大幅提升。华测检测董事长万峰介绍,每次检测的费用不多,从数百元到一千多元,但这个行业是以规模盈利。也正是规模给这个行业设置了做大的门槛。国联证券行业研究员曾海介绍,全国民营的大大小小检测机构非常多,有数百家,但是多数处于维持阶段。少有能够做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客户的认可。 国内检测业务是国有检测机构的天下,占据了89%的份额,因为国内检测客户认为国有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更具说服力;而进出口贸易中,多数客户宁愿相信有数百年历史的外资检测公司。外资检测占据了进出口贸易的73%。(在中国目前的外资检测结构中,有美国的UL,德国的TUV,英国的Intertek ETL Semko, 瑞士的SGS,基本上形成了四足鼎立之态势,各个认证机构都在谗食这块市场蛋糕,基本上后续很难有其它结构进入这个行业),民营检测机构说到底缺乏知名度和商誉。而华测检测是最早一批进入检测行业的民营公司,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并且该公司扎根连续十六年外贸占全国之首的深圳,创始人有过去的从业经历尤其先天优势。这些都为成为后来者的入行门槛。但即便这样,华测检测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检测公司,在国内检测市场450亿的规模中占有率为0.45%,而在出口产品检测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07%。 国联证券曾海甚至敏锐地看到,华测检测的出口检测服务客户主要是台湾和香港在大陆设厂的客户。虽然公司检测报告得到了美国、英国等42家公司认可。但公司业务并未涉及到出口的核心区域:美国和欧洲。曾海说,一方面这表明华测检测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华测检测的扩张难度。今明两年业绩较平淡?“每到一个新的产品质量法规出台,公司门前就排起了长龙。”路演时,华测检测介绍了这么一幕场景。 东海证券行业研究员袁琤说,从华测检测所处的行业来看,未来发展情况非常好,因为随着各国对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检测行业的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