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正文,请点击 →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STANDARD123.COM -- 全球标准&认证知识个人分享网站

推荐阅读:全球标准认证知识导图 (15年行业经验总结)
提供全球各国证书有效性查询
--包括UL,VDE,TUV,SAA,CSA,SGS,CB,ETL,BSI等证书查询及各国法规查询网址列表!
| 首页 | 欧洲认证 | 亚洲认证 | 北美洲认证 | 南美洲认证 | 大洋州认证 | 非洲认证 | 国际认证 | 认证专题 | 认证代理 | 标准阅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标准认证 >> 认证专题 >> [充电器标准] >> 正文


充电器标准对手机业四大影响




来源: 点击数:10  录入时间:07-01-01 10:50:39

针对信产部正式批准发布手机充电器及接口标准,该标准草案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力详细透露了该标准的四大具体内容,并表示,该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在更换手机时不必再次购买充电器,同一个充电器可以为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并且,消费者将可使用电脑给手机充电,而不用在带电脑的同时携带手机充电器。
这对我国手机业及消费者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正式公布充电器标准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力透露,备受社会各界和消费者关注的手机充电器及其接口标准日前正式获得信息产业部批准发布,

  该标准的正式名称为:“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编号为:YD/T1591-2006。

  据悉,该标准实际上应该是在12月15日左右通过的。

  充电器已造成严重污染

  何桂力表示,目前我国国内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更换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行为,更换的周期大大的缩短,每年更换手机的用户则达到1亿部左右。而更换手机的同时由于手机与充电器的接口仅适用于原型号或原品牌,由此就出现用户手中保留了大量闲置充电器的现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生活环境的污染。

  具体来说,如果不做标准化,每生产一部手机都需要生产一个充电器,手机和充电器搭配销售,随着手机更新换代加快,大量消耗了社会资源。充电器接口统一后,手机生产与充电器生产不必同步,用户更换手机时就不需再更换充电器,而充电器的正常使用寿命至少为3年,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充电器生产总量将大幅度减少,为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材料资源。

  另外,废弃的大量充电器不仅会涉及处理成本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充电器的组成部分中,含有很多金属和化学物质,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手机充电器总产出量的减少,可大幅度地降低手机充电器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他说,信息产业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此问题非常重视,组织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和众多手机、充电器生产厂家历经两年时间,于近日制定完成了通信行业标准“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四大具体内容

  何桂力还透露了该标准的四大具体内容及作用,这些具体内容对手机企业和消费者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是手机企业在下一步研发及推出手机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一是、该标准将使充电器及手机采用广泛通用的USB A系列(普通USB)接口,可实现一线多用,不仅可用于充电,还可用于数据传输,可通过电脑的USB接口实现临时充电,十分方便;

  2、统一的USB接口放在充电器一侧,通过电缆连接到手机上,手机与连接电缆的接口由企业自行设计,这样的标准化方式利于手机外观及数据接口的个性发展,既解决了充电通用化、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问题又不影响手机的设计和发展;

  3、标准还对充电器的节能、可靠性等提出了要求,使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能省电、节约、可靠性高,提升了充电器的技术性能;

  4、标准对充电器以及手机充电模式的安全性作了严格规定,以保证使用安全;标准还妥善考虑了按新标准生产的手机及其连接线与电脑连接、以及与已经销售的手机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更换手机不用再购买充电器

  何桂力表示,该标准的制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在更换手机时不必再次购买充电器,同一个充电器可以为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

  二是,使用随手机附带的充电连接线缆还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的USB接口给手机充电。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消费成本,并且得到了更加便利的使用效果。




享受分享的乐趣↓

 

   
  ·上一篇文章:无
  ·下一篇文章: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6月14日起强制执行
 
相关文章: 图片资讯:
>> 滚动更新
最近更新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
Copyright 2006-2021 Standard123.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9707号
联系方式:HDUU@MSN.COM(MSN) 电子邮箱: Webmaster@standard123.com